| zhōu | wàn | lǐ |
周 |
万 |
里 |
| 金 | 水 | 火 |
万: 数量单位,形容很多,一切之意。庆幸万多,乃吉祥重叠,为姓名对健康多有益处。
里: 长度单位,内部,姓。
| 诗词出处 | ||
|---|---|---|
| 王勃 | 唐代 | 山中 |
| 李世民 | 唐代 | 帝京篇十首 |
| 李世民 | 唐代 | 宴中山 |
| 沈佺期 | 唐代 | 乐府杂曲。鼓吹曲辞。有所思 |
| 柳宗元 | 唐代 | 乐府杂曲。鼓吹铙歌。苞枿 |
| 沈佺期 | 唐代 | 横吹曲辞。出塞 |
| 张文琮 | 唐代 | 相和歌辞。昭君词 |
| 李商隐 | 唐代 | 相和歌辞。王昭君 |
| 韦承庆 | 唐代 | 横吹曲辞。折杨柳 |
| 卢照邻 | 唐代 | 横吹曲辞。关山月 |
| 李端 | 唐代 | 横吹曲辞。关山月 |
| 崔融 | 唐代 | 横吹曲辞。关山月 |
| 卢照邻 | 唐代 | 横吹曲辞。梅花落 |
| 张祜 | 唐代 | 琴曲歌辞。昭君怨二首 |
| 张籍 | 唐代 | 琴曲歌辞。别鹤 |
| 王建 | 唐代 | 琴曲歌辞。别鹤 |
| 孟郊 | 唐代 | 琴曲歌辞。湘妃怨 |
| 胡曾 | 唐代 | 杂曲歌辞。独不见 |
| 王勃 | 唐代 | 杂曲歌辞。秋夜长 |
| 柳宗元 | 唐代 | 杂曲歌辞。杨白花 |
| 贯休 | 唐代 | 杂曲歌辞。杞梁妻 |
| 张籍 | 唐代 | 杂曲歌辞。远别离 |
| 骆宾王 | 唐代 | 杂曲歌辞。从军中行路难二首 |
| 赵嘏 | 唐代 | 杂曲歌辞。昔昔盐。今岁往辽西 |
| 赵嘏 | 唐代 | 杂曲歌辞。昔昔盐。暗牖悬蛛网 |
| 赵嘏 | 唐代 | 杂曲歌辞。昔昔盐。惊魂同夜鹊 |
| 张文琮 | 唐代 | 昭君怨 |
| 卢照邻 | 唐代 | 关山月 |
| 卢照邻 | 唐代 | 同临津纪明府孤雁 |
| 卢照邻 | 唐代 | 还京赠别 |
| 卢照邻 | 唐代 | 登玉清 |
| 卢照邻 | 唐代 | 山行寄刘李二参军 |
| 虞世南 | 唐代 | 赋得吴都 |
| 张九龄 | 唐代 | 送韦城李少府 |
| 卢照邻 | 唐代 | 九月九日登玄武山 |
| 宗楚客 | 唐代 | 奉和幸安乐公主山庄应制 |
| 韦承庆 | 唐代 | 南中咏雁诗 |
| 宋之问 | 唐代 | 有所思 |
| 宋之问 | 唐代 | 桂州黄潭舜祠 |
| 李峤 | 唐代 | 城 |
| 李峤 | 唐代 | 海 |
| 王勃 | 唐代 | 秋夜长 |
| 崔液 | 唐代 | 冀北春望 |
| 崔液 | 唐代 | 代春闺 |
| 杜审言 | 唐代 | 旅寓安南 |
| 李峤 | 唐代 | 橘 |
| 李峤 | 唐代 | 鹤 |
| 乔备 | 唐代 | 出塞 |
| 骆宾王 | 唐代 | 夕次蒲类津 |
| 骆宾王 | 唐代 | 边城落日 |
| 骆宾王 | 唐代 | 从军中行路难二首 |
| 骆宾王 | 唐代 | 咏怀古意上裴侍郎 |
| 刘长卿 | 唐代 | 送许拾遗还京 |
| 刘长卿 | 唐代 | 喜李翰自越至 |
| 刘长卿 | 唐代 | 松江独宿 |
| 李白 | 唐代 | 峨眉山月歌送蜀僧晏入中京 |
| 高适 | 唐代 | 宴韦司户山亭院 |
| 苏颋 | 唐代 | 汾上惊秋 |
| 张说 | 唐代 | 石门别杨六钦望 |
| 张说 | 唐代 | 岭南送使二首 |
| 刘希夷 | 唐代 | 洛中晴月送殷四入关 |
| 张说 | 唐代 | 送李侍郎迥秀薛长史季昶同赋得水字 |
| 郑蜀宾 | 唐代 | 别亲朋 |
| 寇泚 | 唐代 | 度涂山 |
| 徐坚 | 唐代 | 奉和送金城公主适西蕃应制 |
| 李元纮 | 唐代 | 相思怨 |
| 张谔 | 唐代 | 东封山下宴群臣 |
| 刘庭琦 | 唐代 | 从军 |
| 贺知章 | 唐代 | 送人之军 |
| 员半千 | 唐代 | 陇头水 |
| 沈佺期 | 唐代 | 有所思 |
| 沈佺期 | 唐代 | 送乔随州侃 |
| 沈佺期 | 唐代 | 紫骝马 |
| 沈佺期 | 唐代 | 被试出塞 |
| 王维 | 唐代 | 送陆员外 |
| 王维 | 唐代 | 奉寄韦太守陟 |
| 王维 | 唐代 | 赠李颀 |
| 杨炎 | 唐代 | 流崖州至鬼门关作 |
| 王维 | 唐代 | 送刘司直赴安西 |
| 王维 | 唐代 | 送张五諲归宣城 |
| 王维 | 唐代 | 送友人南归 |
| 王维 | 唐代 | 送赵都督赴代州得青字 |
| 王维 | 唐代 | 送丘为落第归江东 |
| 王维 | 唐代 | 榆林郡歌 |
| 殷遥 | 唐代 | 塞上 |
| 张宣明 | 唐代 | 使至三姓咽面 |
| 李颀 | 唐代 | 古塞下曲 |
| 祖咏 | 唐代 | 望蓟门 |
| 王维 | 唐代 | 送秘书晁监还日本国 |
| 赵骅 | 唐代 | 送晁补阙归日本国 |
| 常建 | 唐代 | 江行 |
| 刘长卿 | 唐代 | 新安奉送穆谕德归朝,赋得行字 |
| 王昌龄 | 唐代 | 出塞二首 |
| 常建 | 唐代 | 昭君墓 |
| 王昌龄 | 唐代 | 失题 |
| 储光羲 | 唐代 | 山居贻裴十二迪 |
| 储光羲 | 唐代 | 贻从军行 |
| 刘长卿 | 唐代 | 赠微上人 |
| 刘长卿 | 唐代 | 使回赴苏州道中作 |
| 刘长卿 | 唐代 | 送李录事兄归襄邓 |
| 刘长卿 | 唐代 | 送耿拾遗归上都 |
| 刘长卿 | 唐代 | 初闻贬谪,续喜量移,登干越亭赠郑校书 |
| 刘长卿 | 唐代 | 赴南中题褚少府湖上亭子 |
| 刘长卿 | 唐代 | 送李将军 |
| 刘长卿 | 唐代 | 避地江东,留别淮南使院诸公 |
| 刘长卿 | 唐代 | 秋夜有怀高三十五適,兼呈空上人 |
| 刘长卿 | 唐代 | 登松江驿楼北望故园 |
| 刘长卿 | 唐代 | 明月湾寻贺九不遇 |
| 刘长卿 | 唐代 | 重送裴郎中贬吉州 |
| 刘长卿 | 唐代 | 送秦侍御外甥张篆之福州谒鲍大夫秦侍御与大夫有旧 |
| 刘长卿 | 唐代 | 将赴南巴,至馀干别李十二 |
| 刘长卿 | 唐代 | 送李判官之润州行营 |
| 刘长卿 | 唐代 | 平蕃曲三首 |
| 刘长卿 | 唐代 | 晚泊湘江怀故人 |
| 刘长卿 | 唐代 | 自鄱阳还,道中寄褚征君 |
| 刘长卿 | 唐代 | 金陵西泊舟临江楼 |
| 刘长卿 | 唐代 | 送从弟贬袁州 |
| 刘长卿 | 唐代 | 至饶州寻陶十七不在寄赠 |
| 刘长卿 | 唐代 | 北归次秋浦界清溪馆 |
| 刘长卿 | 唐代 | 奉送裴员外赴上都 |
| 刘长卿 | 唐代 | 恩敕重推使牒追赴苏州,次前溪馆作 |
| 刘长卿 | 唐代 | 移使鄂州,次岘阳馆怀旧居 |
| 刘长卿 | 唐代 | 送袁处士 |
| 刘长卿 | 唐代 | 夏口送徐郎中归朝 |
| 孟浩然 | 唐代 | 送莫甥兼诸昆弟从韩司马入西军 |
| 孟浩然 | 唐代 | 奉先张明府休沐还乡,海亭宴集 |
| 孟浩然 | 唐代 | 送袁十岭南寻弟 |
| 孟浩然 | 唐代 | 凉州词 |
| 孟浩然 | 唐代 | 送陈七赴西军 |
| 李白 | 唐代 | 送崔度还吴 |
| 李白 | 唐代 | 江西送友人之罗浮 |
| 李白 | 唐代 | 宣城送刘副使入秦 |
| 李白 | 唐代 | 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陪侍御叔华登楼歌 |
| 李白 | 唐代 | 五松山送殷淑 |
| 李白 | 唐代 | 渡荆门送别 |
| 李白 | 唐代 | 送王屋山人魏万还王屋·并序 |
| 李白 | 唐代 | 送羽林陶将军 |
| 李白 | 唐代 | 献从叔当涂宰阳冰 |
| 李白 | 唐代 | 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 |
| 李白 | 唐代 | 禅房怀友人岑伦 |
| 李白 | 唐代 | 秋日鲁郡尧祠亭上宴别杜补阙、范侍御 |
| 李白 | 唐代 | 江上赠窦长史 |
| 李白 | 唐代 | 赠裴十四 |
| 李白 | 唐代 | 游溧阳北湖亭望瓦屋山怀古赠同旅/赠孟浩然 |
| 李白 | 唐代 | 上李邕 |
| 李白 | 唐代 | 书情题蔡舍人雄 |
| 李白 | 唐代 | 捣衣篇 |
| 李白 | 唐代 | 西岳云台歌送丹丘子 |
| 李白 | 唐代 | 塞上曲 |
| 李白 | 唐代 | 关山月 |
| 李白 | 唐代 | 天马歌 |
| 李白 | 唐代 | 战城南 |
| 李白 | 唐代 | 公无渡河 |
| 韦应物 | 唐代 | 送常侍御却使西蕃 |
| 韦应物 | 唐代 | 悲故交 |
| 李白 | 唐代 | 登新平楼 |
| 李白 | 唐代 | 金陵望汉江 |
| 李白 | 唐代 | 酬崔五郎中 |
| 李白 | 唐代 | 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 |
| 李白 | 唐代 | 游泰山六首 |
| 李白 | 唐代 | 雨后望月 |
| 李白 | 唐代 | 寄远十一首 |
| 岑参 | 唐代 | 送李明府赴睦州,便拜觐太夫人 |
| 岑参 | 唐代 | 碛中作 |
| 李康成 | 唐代 | 句 |
| 李嘉祐 | 唐代 | 送崔侍御入朝 |
| 李嘉祐 | 唐代 | 奉酬路五郎中院长新除工部员外见简 |
| 李嘉祐 | 唐代 | 送从弟永任饶州录事参军 |
| 李嘉祐 | 唐代 | 赴南中留别褚七少府湖上林亭 |
| 高适 | 唐代 | 登垄 |
| 岑参 | 唐代 | 送李副使赴碛西官军 |
| 岑参 | 唐代 | 碛西头送李判官入京 |
| 岑参 | 唐代 | 祁四再赴江南别诗 |
| 岑参 | 唐代 | 送人赴安西 |
| 岑参 | 唐代 | 早发焉耆,怀终南别业 |
| 杜甫 | 唐代 | 村夜 |
| 杜甫 | 唐代 | 狂夫 |
| 杜甫 | 唐代 | 卜居 |
| 杜甫 | 唐代 | 东楼 |
| 杜甫 | 唐代 | 送郑十八虔贬台州司户伤其临老陷贼之故阙为面别情见于诗 |
| 杜甫 | 唐代 | 陪郑广文游何将军山林十首 |
| 杜甫 | 唐代 | 房兵曹胡马诗 |
| 杜甫 | 唐代 | 天池 |
| 杜甫 | 唐代 | 暮春题瀼西新赁草屋五首 |
| 杜甫 | 唐代 | 怀锦水居止二首 |
| 杜甫 | 唐代 | 悲秋 |
| 杜甫 | 唐代 | 登高 |
| 杜甫 | 唐代 | 黄草 |
| 杜甫 | 唐代 | 秋尽 |
| 杜甫 | 唐代 | 畏人 |
| 杜甫 | 唐代 | 遣兴五首 |
| 杜甫 | 唐代 | 高都护骢马行 |
| 杜甫 | 唐代 | 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
| 杜甫 | 唐代 | 送长孙九侍御赴武威判官 |
| 李栖筠 | 唐代 | 投宋大夫 |
| 高适 | 唐代 | 同李九士曹观壁画云作 |
| 高适 | 唐代 | 别刘大校书 |
| 杜甫 | 唐代 | 壮游 |
| 杜甫 | 唐代 | 昔游 |
| 杜甫 | 唐代 | 往在 |
| 杜甫 | 唐代 | 复阴 |
| 杜甫 | 唐代 | 前苦寒行二首 |
| 杜甫 | 唐代 | 王兵马使二角鹰 |
| 杜甫 | 唐代 | 送高司直寻封阆州 |
| 杜甫 | 唐代 | 寄柏学士林居 |
| 杜甫 | 唐代 | 水槛 |
| 杜甫 | 唐代 | 槐叶冷淘 |
| 杜甫 | 唐代 | 殿中杨监见示张旭草书图 |
| 杜甫 | 唐代 | 雨二首 |
| 杜甫 | 唐代 | 奉赠射洪李四丈 |
| 杜甫 | 唐代 | 通泉县署屋壁后薛少保画鹤 |
| 杜甫 | 唐代 | 戏题画山水图歌 |
| 杜甫 | 唐代 | 大雨 |
| 钱起 | 唐代 | 夜宿灵台寺寄郎士元 |
| 钱起 | 唐代 | 送杨皞擢第游江南 |
| 钱起 | 唐代 | 重送陆侍御使日本 |
| 钱起 | 唐代 | 送僧归日本 |
| 杜甫 | 唐代 | 熟食日示宗文、宗武 |
| 杜甫 | 唐代 | 寄韦有夏郎中 |
| 杜甫 | 唐代 | 季秋苏五弟缨江楼夜宴崔十三评事、韦少府侄三首 |
| 杜甫 | 唐代 | 九日五首 |
| 杜甫 | 唐代 | 忆郑南玭 |
| 杜甫 | 唐代 | 见王监兵马使说近山有白黑二鹰罗者久取竟未…请余赋诗 |
| 杜甫 | 唐代 | 洞房 |
| 杜甫 | 唐代 | 秋兴八首 |
| 杜甫 | 唐代 | 夔府书怀四十韵 |
| 杜甫 | 唐代 | 月三首 |
| 杜甫 | 唐代 | 月圆 |
| 贾至 | 唐代 | 巴陵寄李二户部、张十四礼部 |
| 贾至 | 唐代 | 送陆协律赴端州 |
| 贾至 | 唐代 | 出塞曲 |
| 贾至 | 唐代 | 别裴九弟 |
| 钱起 | 唐代 | 卢龙塞行送韦掌记 |
| 钱起 | 唐代 | 送张少府 |
| 杜甫 | 唐代 | 秋日荆南送石首薛明府辞满告别奉寄薛尚书颂德…三十韵 |
| 杜甫 | 唐代 | 北风 |
| 杜甫 | 唐代 | 归雁二首 |
| 杜甫 | 唐代 | 清明二首 |
| 杜甫 | 唐代 | 惠义寺园送辛员外 |
| 柳中庸 | 唐代 | 凉州曲二首 |
| 柳中庸 | 唐代 | 征人怨/征怨 |
| 皇甫冉 | 唐代 | 送卢郎中使君赴京 |
| 皇甫冉 | 唐代 | 秋夜有怀高三十五兼呈空和尚 |
| 皇甫冉 | 唐代 | 落第后东游留别 |
| 皇甫冉 | 唐代 | 同李苏州伤美人 |
| 郎士元 | 唐代 | 送别 |
| 郎士元 | 唐代 | 送李将军赴定州/送彭将军 |
| 皇甫冉 | 唐代 | 送客 |
| 皇甫冉 | 唐代 | 送从弟豫贬远州 |
| 韩翃 | 唐代 | 送李明府赴连州 |
| 韩翃 | 唐代 | 送赵评事赴洪州使幕 |
| 韩翃 | 唐代 | 送齐明府赴东阳 |
| 窦巩 | 唐代 | 放鱼 |
| 戴叔伦 | 唐代 | 送友人东归 |
| 戴叔伦 | 唐代 | 除夜宿石头驿 |
| 戴叔伦 | 唐代 | 京口怀古 |
| 戴叔伦 | 唐代 | 送崔拾遗峒江淮访图书 |
| 戴叔伦 | 唐代 | 次下牢韵 |
| 戴叔伦 | 唐代 | 吊畅当 |
| 戎昱 | 唐代 | 中秋夜登楼望月寄人 |
| 戎昱 | 唐代 | 寄许炼师 |
| 戎昱 | 唐代 | 戏题秋月 |
| 戎昱 | 唐代 | 湖南春日二首 |
| 戎昱 | 唐代 | 早春雪中 |
| 窦庠 | 唐代 | 金山寺 |
| 耿湋 | 唐代 | 常州留别 |
| 耿湋 | 唐代 | 送杨将军 |
| 耿湋 | 唐代 | 奉送崔侍御和蕃 |
| 严维 | 唐代 | 送少微上人东南游 |
| 严维 | 唐代 | 赠别刘长卿时赴河南严中丞幕府 |
| 顾况 | 唐代 | 春草谣 |
| 顾况 | 唐代 | 丘小府小鼓歌 |
| 顾况 | 唐代 | 海鸥咏 |
| 顾况 | 唐代 | 代佳人赠别 |
| 杨凝 | 唐代 | 送客往洞庭 |
| 李端 | 唐代 | 宿洞庭 |
| 李端 | 唐代 | 山中寄苗员外 |
| 李端 | 唐代 | 关山月 |
| 李益 | 唐代 | 临滹沱见蕃使列名 |
| 李益 | 唐代 | 送人归岳阳 |
| 李益 | 唐代 | 寄许炼师 |
| 李益 | 唐代 | 观回军三韵 |
| 卢纶 | 唐代 | 送王录事赴任苏州 |
| 卢纶 | 唐代 | 晚次鄂州 |
| 卢纶 | 唐代 | 出山逢耿湋 |
| 卢纶 | 唐代 | 逢病军人 |
| 戴叔伦 | 唐代 | 送独孤cl还京 |
| 戴叔伦 | 唐代 | 行营送马侍御 |
| 戴叔伦 | 唐代 | 送裴判官回湖南 |
| 刘复 | 唐代 | 送刘秀才南归 |
| 刘复 | 唐代 | 送王伦 |
| 刘复 | 唐代 | 送黄晔明府岳州湘阴赴任 |
| 王建 | 唐代 | 寄蜀中薛涛校书 |
| 刘商 | 唐代 | 胡笳十八拍。第二拍 |
| 刘商 | 唐代 | 胡笳十八拍。第十七拍 |
| 刘商 | 唐代 | 胡笳十八拍。第十三拍 |
| 刘商 | 唐代 | 胡笳十八拍。第十四拍 |
| 王建 | 唐代 | 送迁客 |
| 王建 | 唐代 | 寄远曲 |
| 王建 | 唐代 | 辽东行 |
| 王建 | 唐代 | 别鹤曲 |
| 崔峒 | 唐代 | 越中送王使君赴江华 |
| 崔峒 | 唐代 | 书情寄上苏州韦使君兼呈吴县李明府 |
| 张南史 | 唐代 | 和崔中丞中秋月 |
| 王建 | 唐代 | 远征归 |
| 司空曙 | 唐代 | 峡口送友人 |
| 司空曙 | 唐代 | 送人游岭南 |
| 韩愈 | 唐代 | 此日足可惜赠张籍 |
| 韩愈 | 唐代 | 答张彻 |
| 杨巨源 | 唐代 | 卢龙塞行送韦掌记二首 |
| 杨巨源 | 唐代 | 送太和公主和蕃 |
| 杨巨源 | 唐代 | 送许侍御充云南哀册使判官 |
| 杨巨源 | 唐代 | 关山月 |
| 杨巨源 | 唐代 | 送殷员外使北蕃 |
| 杨巨源 | 唐代 | 供奉定法师归安南 |
| 韩愈 | 唐代 | 杂诗四首 |
| 韩愈 | 唐代 | 青青水中蒲三首 |
| 韩愈 | 唐代 | 刘生诗 |
| 韩愈 | 唐代 | 八月十五夜赠张功曹 |
| 韩愈 | 唐代 | 桃源图 |
| 韩愈 | 唐代 | 石鼓歌 |
| 陈羽 | 唐代 | 长安早春言志 |
| 陈羽 | 唐代 | 冬晚送友人使西蕃 |
| 韩愈 | 唐代 | 赠译经僧 |
| 刘禹锡 | 唐代 | 有僧言罗浮事,因为诗以写之 |
| 刘禹锡 | 唐代 | 月夜忆乐天兼寄微之 |
| 刘禹锡 | 唐代 | 偶作二首 |
| 柳宗元 | 唐代 | 放鹧鸪词 |
| 柳宗元 | 唐代 | 杨白花 |
| 柳宗元 | 唐代 | 冉溪 |
| 柳宗元 | 唐代 | 零陵春望 |
| 陈存 | 唐代 | 送刘秀才南归 |
| 于鹄 | 唐代 | 塞上曲 |
| 武元衡 | 唐代 | 古意 |
| 武元衡 | 唐代 | 望夫石 |
| 武元衡 | 唐代 | 塞外月夜寄荆南熊侍御 |
| 武元衡 | 唐代 | 见郭侍郎题壁 |
| 李观 | 唐代 | 赠冯宿 |
| 武元衡 | 唐代 | 送崔判官使太原 |
| 权德舆 | 唐代 | 甲子岁元日呈郑侍御明府 |
| 羊士谔 | 唐代 | 寄黔府窦中丞 |
| 孟郊 | 唐代 | 西上经灵宝观 |
| 孟郊 | 唐代 | 寻言上人 |
| 张籍 | 唐代 | 远别离 |
| 张籍 | 唐代 | 成都曲 |
| 张籍 | 唐代 | 征妇怨 |
| 张籍 | 唐代 | 送安西将 |
| 张籍 | 唐代 | 赠海东僧 |
| 张籍 | 唐代 | 别鹤 |
| 张籍 | 唐代 | 送新罗使 |
| 张籍 | 唐代 | 送金少卿副使归新罗 |
| 张籍 | 唐代 | 送侯判官赴广州从军 |
| 张籍 | 唐代 | 喜王起侍郎放牒 |
| 张籍 | 唐代 | 忆远 |
| 张籍 | 唐代 | 邻妇哭征夫 |
| 李贺 | 唐代 | 出城 |
| 刘禹锡 | 唐代 | 伤我马词 |
| 刘禹锡 | 唐代 | 陕州河亭陪韦五大夫雪后眺望因以留别与韦有…迁贬而归 |
| 刘禹锡 | 唐代 | 奉和郑相公以考功十弟山姜花俯赐篇咏 |
| 刘禹锡 | 唐代 | 酬朗州崔员外与任十四兄侍御同过鄙人旧居…时守吴郡 |
| 刘禹锡 | 唐代 | 赠日本僧智藏 |
| 刘禹锡 | 唐代 | 令狐相公自太原累示新诗,因以酬寄 |
| 刘禹锡 | 唐代 | 经檀道济故垒 |
| 吕温 | 唐代 | 二月一日是贞元旧节有感绝句寄黔南窦三洛阳卢七 |
| 吕温 | 唐代 | 风咏 |
| 吕温 | 唐代 | 道州感兴 |
| 吕温 | 唐代 | 赋得失群鹤 |
| 孟郊 | 唐代 | 巫山高 |
| 孟郊 | 唐代 | 湘妃怨 |
| 孟郊 | 唐代 | 夷门雪赠主人 |
| 白居易 | 唐代 | 除夜寄弟妹 |
| 白居易 | 唐代 | 郡中春宴,因赠诸客 |
| 白居易 | 唐代 | 重过寿泉,忆与杨九别时,因题店壁 |
| 白居易 | 唐代 | 南湖晚秋 |
| 白居易 | 唐代 | 梦与李七、庾三十三同访元九 |
| 白居易 | 唐代 | 初到忠州登东楼,寄万州杨八使君 |
| 白居易 | 唐代 | 江楼闻砧 |
| 白居易 | 唐代 | 孟夏思渭村旧居寄舍弟 |
| 白居易 | 唐代 | 感逝寄远 |
| 白居易 | 唐代 | 立秋日曲江忆元九 |
| 白居易 | 唐代 | 商山路有感 |
| 白居易 | 唐代 | 入峡次巴东 |
| 白居易 | 唐代 | 中秋月 |
| 元稹 | 唐代 | 和乐天招钱蔚章看山绝句 |
| 元稹 | 唐代 | 渡汉江 |
| 元稹 | 唐代 | 凭李忠州寄书乐天 |
| 元稹 | 唐代 | 夜坐 |
| 元稹 | 唐代 | 贻蜀五首。病马诗寄上李尚书 |
| 元稹 | 唐代 | 天坛上境 |
| 元稹 | 唐代 | 和乐天梦亡友刘太白同游二首 |
| 元稹 | 唐代 | 和乐天折剑头 |
| 白居易 | 唐代 | 对酒示行简 |
| 白居易 | 唐代 | 新丰折臂翁-戒边功也 |
| 白居易 | 唐代 | 驯犀-感为政之难终也 |
| 白居易 | 唐代 | 八骏图 |
| 白居易 | 唐代 | 西凉伎-刺封疆之臣也 |
| 元稹 | 唐代 | 斑竹 |
| 白居易 | 唐代 | 题海图屏风 |
| 元稹 | 唐代 | 酬乐天得稹所寄纻丝布白轻庸制成衣服以诗报之 |
| 白居易 | 唐代 | 予与山南王仆射起、淮南李仆射绅…举之、公垂二相公 |
| 徐凝 | 唐代 | 浙西李尚书奏毁淫昏庙 |
| 牟融 | 唐代 | 谢惠剑 |
| 白居易 | 唐代 | 种白莲 |
| 白居易 | 唐代 | 和春深二十首 |
| 白居易 | 唐代 | 和微之听妻弹别鹤操,因为解释其义,依韵加四句 |
| 白居易 | 唐代 | 求分司东都,寄牛相公十韵 |
| 白居易 | 唐代 | 河阴夜泊忆微之 |
| 周贺 | 唐代 | 寺居寄杨侍御 |
| 周贺 | 唐代 | 送蜀僧 |
| 刘鲁风 | 唐代 | 江西投谒所知为典客所阻因赋 |
| 周贺 | 唐代 | 秋宿洞庭 |
| 张祜 | 唐代 | 送沈下贤谪尉南康 |
| 张祜 | 唐代 | 送苏绍之归岭南 |
| 张祜 | 唐代 | 再吟鹦鹉 |
| 张祜 | 唐代 | 送徐彦夫南迁 |
| 张祜 | 唐代 | 西江行 |
| 陈标 | 唐代 | 焦桐树 |
| 陈标 | 唐代 | 饮马长城窟 |
| 姚合 | 唐代 | 送源中丞赴新罗 |
| 姚合 | 唐代 | 杏溪十首。架水藤 |
| 姚合 | 唐代 | 八月十五夜看月 |
| 鲍溶 | 唐代 | 句 |
| 周匡物 | 唐代 | 应举题钱塘公馆 |
| 鲍溶 | 唐代 | 寄李都护 |
| 鲍溶 | 唐代 | 怀尹真人 |
| 殷尧藩 | 唐代 | 送源中丞使新罗 |
| 殷尧藩 | 唐代 | 偶题 |
| 殷尧藩 | 唐代 | 旅行 |
| 殷尧藩 | 唐代 | 九日 |
| 滕迈 | 唐代 | 杨柳枝词 |
| 王初 | 唐代 | 立春后作 |
| 熊孺登 | 唐代 | 寄安南马中丞 |
| 熊孺登 | 唐代 | 蜀江水 |
| 李德裕 | 唐代 | 汨罗 |
| 徐凝 | 唐代 | 蛮入西川后 |
| 李绅 | 唐代 | 却到金陵登北固亭 |
| 陆畅 | 唐代 | 出蓝田关寄董使君 |
| 陆畅 | 唐代 | 成都送别费冠卿 |
| 许浑 | 唐代 | 郑侍御厅玩鹤 |
| 许浑 | 唐代 | 别刘秀才 |
| 许浑 | 唐代 | 晚自朝台津至韦隐居郊园 |
| 许浑 | 唐代 | 冬日登越王台怀归 |
| 许浑 | 唐代 | 长安岁暮 |
| 许浑 | 唐代 | 陵阳春日 |
| 许浑 | 唐代 | 题崔处士山居 |
| 许浑 | 唐代 | 早秋韶阳夜雨 |
| 许浑 | 唐代 | 题苏州虎丘寺僧院 |
| 许浑 | 唐代 | 别张秀才 |
| 许浑 | 唐代 | 东陵赴京道病东归寓居开元寺寄卢员外宋魏二先辈 |
| 许浑 | 唐代 | 郊园秋日寄洛中友人 |
| 许浑 | 唐代 | 雁 |
| 李商隐 | 唐代 | 赠刘司户 |
| 许浑 | 唐代 | 听唱山鹧鸪 |
| 李商隐 | 唐代 | 岳阳楼 |
| 李商隐 | 唐代 | 二月二日 |
| 李商隐 | 唐代 | 酬令狐郎中见寄 |
| 杜牧 | 唐代 | 见吴秀才与池妓别,因成绝句 |
| 杜牧 | 唐代 | 云 |
| 杜牧 | 唐代 | 寄沈褒秀才 |
| 杜牧 | 唐代 | 秋感 |
| 杜牧 | 唐代 | 破镜 |
| 杜牧 | 唐代 | 骕骦坂 |
| 杜牧 | 唐代 | 雁 |
| 许浑 | 唐代 | 送李溟秀才西行 |
| 许浑 | 唐代 | 晓发天井关寄李师晦 |
| 许浑 | 唐代 | 怀江南同志 |
| 朱庆馀 | 唐代 | 塞下感怀 |
| 朱庆馀 | 唐代 | 塞下曲 |
| 雍陶 | 唐代 | 题等界寺二首 |
| 雍陶 | 唐代 | 西归出斜谷 |
| 杜牧 | 唐代 | 池州春送前进士蒯希逸 |
| 杜牧 | 唐代 | 西江怀古 |
| 杜牧 | 唐代 | 大雨行 |
| 杜牧 | 唐代 | 赠李处士长句四韵 |
| 杜牧 | 唐代 | 夏州崔常侍自少常亚列出领麾幢十韵 |
| 杜牧 | 唐代 | 题池州弄水亭 |
| 张祜 | 唐代 | 塞下 |
| 张祜 | 唐代 | 赋昭君冢 |
| 张祜 | 唐代 | 晚秋江上作 |
| 张祜 | 唐代 | 将之衡阳道中作 |
| 张祜 | 唐代 | 寄迁客 |
| 张祜 | 唐代 | 偶苏求至话别 |
| 张祜 | 唐代 | 中秋月 |
| 张祜 | 唐代 | 洛阳感寓 |
| 张祜 | 唐代 | 昭君怨二首 |
| 马戴 | 唐代 | 送册东夷王使 |
| 项斯 | 唐代 | 送友人游边 |
| 项斯 | 唐代 | 送友人之江南 |
| 马戴 | 唐代 | 鹳雀楼晴望 |
| 姚鹄 | 唐代 | 送人归吴 |
| 卢肇 | 唐代 | 被谪连州 |
| 赵嘏 | 唐代 | 曲江春望怀江南故人 |
| 赵嘏 | 唐代 | 献淮南李相公 |
| 薛逢 | 唐代 | 九日雨中言怀 |
| 薛逢 | 唐代 | 猎骑 |
| 崔铉 | 唐代 | 进宣宗收复河湟诗 |
| 崔铉 | 唐代 | 咏架上鹰 |
| 薛宜僚 | 唐代 | 别青州妓段东美 |
| 李商隐 | 唐代 | 回中牡丹为雨所败二首 |
| 李商隐 | 唐代 | 五月六日夜忆往岁秋与彻师同宿 |
| 李商隐 | 唐代 | 奉同诸公题河中任中丞新创河亭四韵之作 |
| 李商隐 | 唐代 | 春日寄怀 |
| 李商隐 | 唐代 | 和郑愚赠汝阳王孙家筝妓二十韵 |
| 李商隐 | 唐代 | 无题 |
| 李商隐 | 唐代 | 江上 |
| 李商隐 | 唐代 | 王昭君 |
| 李商隐 | 唐代 | 奉和太原公送前杨秀才戴兼招杨正字戎 |
| 李商隐 | 唐代 | 汴上送李郢之苏州 |
| 李商隐 | 唐代 | 凤 |
| 李商隐 | 唐代 | 丹丘 |
| 李商隐 | 唐代 | 到秋 |
| 李商隐 | 唐代 | 迎寄韩鲁州 |
| 李商隐 | 唐代 | 妓席暗记送同年独孤云之武昌 |
| 李商隐 | 唐代 | 韩冬郎即席为诗相送一座尽惊他日余方…兼呈畏之员外 |
| 李商隐 | 唐代 | 春雨 |
| 李商隐 | 唐代 | 瑶池 |
| 李商隐 | 唐代 | 韩冬郎即席为诗相送一座尽惊他日余方追吟连宵侍坐裴回久之句有老成之风因成二绝寄酬兼呈畏之员外·其一 |
| 李商隐 | 唐代 | 王十二兄与畏之员外相访见招小饮…以悼亡日近不去因寄 |
| 李商隐 | 唐代 | 对雪二首 |
| 储嗣宗 | 唐代 | 宿山馆 |
| 储嗣宗 | 唐代 | 经故人旧居 |
| 储嗣宗 | 唐代 | 春怀寄秣陵知友 |
| 于武陵 | 唐代 | 江楼春望 |
| 于武陵 | 唐代 | 孤云 |
| 李频 | 唐代 | 八月上峡 |
| 李郢 | 唐代 | 孔雀 |
| 刘沧 | 唐代 | 寄远 |
| 刘沧 | 唐代 | 送友人游蜀 |
| 李频 | 唐代 | 旅怀 |
| 李频 | 唐代 | 东渭桥晚眺 |
| 贾岛 | 唐代 | 题童真上人 |
| 贾岛 | 唐代 | 元日女道士受箓 |
| 温庭筠 | 唐代 | 水仙谣 |
| 贾岛 | 唐代 | 送道者 |
| 贾岛 | 唐代 | 怀博陵故人 |
| 李群玉 | 唐代 | 请告南归留别同馆 |
| 李群玉 | 唐代 | 广州陪凉公从叔越台宴集 |
| 李群玉 | 唐代 | 王内人琵琶引 |
| 裴休 | 唐代 | 赠黄蘖山僧希运 |
| 方干 | 唐代 | 送卢评事东归 |
| 方干 | 唐代 | 新秋独夜寄戴叔伦 |
| 方干 | 唐代 | 送崔拾遗出使江东 |
| 胡曾 | 唐代 | 咏史诗。赠薛涛 |
| 李咸用 | 唐代 | 投所知 |
| 胡曾 | 唐代 | 早发潜水驿谒郎中员外 |
| 罗隐 | 唐代 | 徐寇南逼感事献江南知己次韵 |
| 罗隐 | 唐代 | 登夏州城楼 |
| 罗隐 | 唐代 | 寄南城韦逸人 |
| 罗隐 | 唐代 | 送臧濆下第谒窦鄜州 |
| 罗隐 | 唐代 | 西京道德里 |
| 方干 | 唐代 | 送僧南游 |
| 方干 | 唐代 | 书原上鲍处士屋壁 |
| 罗邺 | 唐代 | 春晚渡河有怀 |
| 唐彦谦 | 唐代 | 越城待旦 |
| 罗隐 | 唐代 | 西川与蔡十九同别子超 |
| 罗隐 | 唐代 | 春日登上元石头故城 |
| 罗隐 | 唐代 | 送人归湘中兼寄旧知 |
| 郑谷 | 唐代 | 倦客 |
| 郑谷 | 唐代 | 长安夜坐寄怀湖外嵇处士 |
| 周朴 | 唐代 | 登福州南涧寺 |
| 周朴 | 唐代 | 寄塞北张符 |
| 邵谒 | 唐代 | 秋夕 |
| 邵谒 | 唐代 | 长安寒食 |
| 于濆 | 唐代 | 南越谣 |
| 于濆 | 唐代 | 长城 |
| 汪遵 | 唐代 | 咏长城 |
| 皮日休 | 唐代 | 重送 |
| 司空图 | 唐代 | 寄郑仁规 |
| 司空图 | 唐代 | 塞上 |
| 司空图 | 唐代 | 寄王赞学 |
| 司空图 | 唐代 | 浪淘沙 |
| 司空图 | 唐代 | 漫题 |
| 张乔 | 唐代 | 再书边事 |
| 张乔 | 唐代 | 江行夜雨 |
| 来鹄 | 唐代 | 除夜 |
| 张乔 | 唐代 | 送宾贡金夷吾奉使归本国 |
| 司空图 | 唐代 | 李居士 |
| 徐夤 | 唐代 | 放榜日 |
| 殷文圭 | 唐代 | 八月十五夜 |
| 苏拯 | 唐代 | 寄远 |
| 崔道融 | 唐代 | 句 |
| 李洞 | 唐代 | 题刘相公光德里新构茅亭 |
| 李洞 | 唐代 | 赠永崇李将军充襄阳制置使 |
| 裴说 | 唐代 | 赠宾贡 |
| 唐求 | 唐代 | 伤张玖秀才 |
| 捧剑仆 | 唐代 | 将窜留诗 |
| 布燮 | 唐代 | 思乡作 |
| 江为 | 唐代 | 塞下曲 |
| 李建勋 | 唐代 | 送人 |
| 李中 | 唐代 | 下蔡春偶作 |
| 李中 | 唐代 | 芳草 |
| 崔涂 | 唐代 | 江行晚望 |
| 崔涂 | 唐代 | 读方干诗因怀别业 |
| 崔涂 | 唐代 | 入蜀赴举秋夜与先生话别 |
| 崔涂 | 唐代 | 陇上逢江南故人 |
| 崔涂 | 唐代 | 春夕 |
| 韩偓 | 唐代 | 醉著 |
| 韩偓 | 唐代 | 有感 |
| 韩偓 | 唐代 | 使风 |
| 吴融 | 唐代 | 重阳日荆州作 |
| 吴融 | 唐代 | 长安里中闻猿 |
| 吴融 | 唐代 | 途中 |
| 吴融 | 唐代 | 送僧归破山寺 |
| 吴融 | 唐代 | 赴职西川过便桥书怀寄同年 |
| 吴融 | 唐代 | 叶落 |
| 吴融 | 唐代 | 府试雨夜帝里闻猿声 |
| 杜荀鹤 | 唐代 | 辞杨侍郎 |
| 杜荀鹤 | 唐代 | 秋日湖外书事 |
| 褚载 | 唐代 | 云 |
| 孙郃 | 唐代 | 哭方玄英先生 |
| 韦庄 | 唐代 | 过内黄县 |
| 韦庄 | 唐代 | 代书寄马 |
| 韦庄 | 唐代 | 送崔郎中往使西川行在 |
| 韦庄 | 唐代 | 闻再幸梁洋 |
| 韦庄 | 唐代 | 赠边将 |
| 韦庄 | 唐代 | 婺州水馆重阳日作 |
| 韦庄 | 唐代 | 寄江南诸弟 |
| 韦庄 | 唐代 | 投寄旧知 |
| 韦庄 | 唐代 | 寄舍弟 |
| 王贞白 | 唐代 | 胡笳曲 |
| 王贞白 | 唐代 | 九日长安作 |
| 黄滔 | 唐代 | 旅怀 |
| 黄滔 | 唐代 | 雁 |
| 黄滔 | 唐代 | 下第东归,留辞刑部郑郎中諴 |
| 可止 | 唐代 | 送僧 |
| 广宣 | 唐代 | 寺中赏花应制 |
| 皎然 | 唐代 | 万回寺 |
| 皎然 | 唐代 | 塞下曲二首 |
| 皎然 | 唐代 | 送吴冯游京 |
| 皎然 | 唐代 | 送韦秀才 |
| 皎然 | 唐代 | 送梁拾遗肃归朝 |
| 皎然 | 唐代 | 岘山送裴秀才赴举 |
| 皎然 | 唐代 | 陪卢使君登楼送方巨之还京 |
| 皎然 | 唐代 | 送僧之京师 |
| 皎然 | 唐代 | 赋得啼猿送客 |
| 清江 | 唐代 | 送婆罗门 |
| 清江 | 唐代 | 早发陕州途中赠严秘书 |
| 法照 | 唐代 | 送无著禅师归新罗 |
| 灵一 | 唐代 | 赠灵澈禅师 |
| 灵一 | 唐代 | 项王庙 |
| 灵一 | 唐代 | 留别忠州故人 |
| 齐己 | 唐代 | 寄怀西蟾师弟 |
| 贯休 | 唐代 | 瀔江秋居作 |
| 齐己 | 唐代 | 闻雁 |
| 贯休 | 唐代 | 送僧之安南 |
| 贯休 | 唐代 | 怀钱唐罗隐、章鲁封 |
| 贯休 | 唐代 | 三峡闻猿 |
| 贯休 | 唐代 | 送谏官南迁 |
| 贯休 | 唐代 | 归故林别知己 |
| 贯休 | 唐代 | 秋过钱塘江 |
| 刘昭禹 | 唐代 | 句 |
| 谭用之 | 唐代 | 秋宿湘江遇雨 |
| 徐铉 | 唐代 | 送黄秀才姑孰辟命 |
| 钟蒨 | 唐代 | 别诸同志 |
| 徐铉 | 唐代 | 送陈秘监归泉州 |
| 李中 | 唐代 | 鹤 |
| 李中 | 唐代 | 秋江夜泊寄刘钧 |
| 李中 | 唐代 | 献张拾遗 |
| 李中 | 唐代 | 王昭君 |
| 徐铉 | 唐代 | 和殷舍人萧员外春雪 |
| 徐铉 | 唐代 | 和元帅书记萧郎中观习水师 |
| 薛涛 | 唐代 | 九日遇雨二首 |
| 张窈窕 | 唐代 | 西江行 |
| 薛涛 | 唐代 | 罚赴边上武相公二首 |
| 薛涛 | 唐代 | 和郭员外题万里桥 |
| 李冶 | 唐代 | 送韩揆之江西 |
| 鱼玄机 | 唐代 | 暮春即事 |
| 无名氏 | 唐代 | 绝句 |
| 无名氏 | 唐代 | 听唱鹧鸪 |
| 无名氏 | 唐代 | 杨柳枝 |
| 无名氏 | 唐代 | 鹤鸣九皋 |
| 麻温其 | 唐代 | 登岳阳楼 |
| 吴商浩 | 唐代 | 塞上即事 |
| 吴商浩 | 唐代 | 长安春赠友人 |
| 吴大江 | 唐代 | 捣衣 |
| 孙頠 | 唐代 | 送薛大夫和蕃 |
| 高骈 | 唐代 | 安南送曹别敕归朝 |
| 高骈 | 唐代 | 塞上曲二首·二年边戍绝 |
| 高骈 | 唐代 | 塞上寄家兄 |
| 高骈 | 唐代 | 南征叙怀 |
| 高骈 | 唐代 | 寓怀·关山万里恨 |
| 马湘 | 唐代 | 登杭州秦望山 |
| 吕岩 | 唐代 | 题全州道士蒋晖壁 |
| 李煜 | 唐代 | 亡后见形诗 |
| 齐己 | 唐代 | 惊秋 |
| 齐己 | 唐代 | 看云 |
| 栖一 | 唐代 | 垓下怀古 |
| 栖蟾 | 唐代 | 游边 |
| 尚颜 | 唐代 | 送独孤处士 |
| 齐己 | 唐代 | 渔父 |
| 吴筠 | 唐代 | 登北固山望海 |
| 惟审 | 唐代 | 别友人 |
| 慕幽 | 唐代 | 冬日淮上别文上人 |
| 刘商 | 唐代 | 送刘南史往杭州拜觐别驾叔 |
| 崔橹 | 唐代 | 山路木芙蓉 |
| 刘禹锡 | 唐代 | 梦扬州乐妓和诗 |
| 刘禹锡 | 唐代 | 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 |
| 王昌龄 | 唐代 | 出塞二首·其一 |
| 杜甫 | 唐代 | 月 |
| 杜安世 | 宋代 | 凤栖梧 |
| 王安石 | 宋代 | 甘露歌 |
| 欧阳修 | 宋代 | 少年游·栏干十二独凭春 |
| 杜安世 | 宋代 | 惜春令 |
| 柳永 | 宋代 | 一寸金 |
| 范仲淹 | 宋代 | 渔家傲·秋思 |
| 赵佶 | 宋代 | 眼儿媚 |
| 周紫芝 | 宋代 | 满江红 |
| 朱敦儒 | 宋代 | 忆秦娥 |
| 朱敦儒 | 宋代 | 渔家傲 |
| 向子諲 | 宋代 | 卜算子 |
| 洪皓 | 宋代 | 渔家傲 |
| 向子諲 | 宋代 | 鹧鸪天 |
| 赵鼎 | 宋代 | 行香子 |
| 赵鼎 | 宋代 | 小重山 |
| 葛胜仲 | 宋代 | 水调歌头 |
| 陈瓘 | 宋代 | 满庭芳 |
| 晁冲之 | 宋代 | 渔家傲 |
| 毛滂 | 宋代 | 清平乐 |
| 毛滂 | 宋代 | 清平乐 |
| 叶梦得 | 宋代 | 贺新郎 |
| 叶梦得 | 宋代 | 念奴娇 |
| 叶梦得 | 宋代 | 满庭芳 |
| 叶梦得 | 宋代 | 点绛唇·绍兴乙卯登绝顶小亭 |
| 王庭 | 宋代 | 江城子 |
| 曹组 | 宋代 | 青门饮 |
| 徐俯 | 宋代 | 鹧鸪天 |
| 徐俯 | 宋代 | 念奴娇 |
| 张继先 | 宋代 | 洞仙歌 |
| 贺铸 | 宋代 | 杵声齐·砧面莹 |
| 秦观 | 宋代 | 鼓笛慢 |
| 晁补之 | 宋代 | 摸鱼儿·东皋寓居 |
| 苏轼 | 宋代 | 满庭芳 |
| 苏轼 | 宋代 | 蝶恋花·京口得乡书 |
| 苏轼 | 宋代 | 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 |
| 晁端礼 | 宋代 | 鹧鸪天 |
| 黄庭坚 | 宋代 | 蓦山溪 |
| 黄庭坚 | 宋代 | 南柯子 |
| 黄庭坚 | 宋代 | 谒金门 |
| 黄庭坚 | 宋代 | 采桑子 |
| 黄庭坚 | 宋代 | 品令·茶词 |
| 黄庭坚 | 宋代 | 减字木兰花 |
| 黄庭坚 | 宋代 | 念奴娇·断虹霁雨 |
| 黄庭坚 | 宋代 | 鼓笛慢 |
| 黄庭坚 | 宋代 | 定风波 |
| 黄庭坚 | 宋代 | 定风波 |
| 苏轼 | 宋代 | 南乡子 |
| 苏轼 | 宋代 | 南乡子 |
| 苏轼 | 宋代 | 念奴娇·中秋 |
| 苏轼 | 宋代 | 蝶恋花 |
| 苏轼 | 宋代 | 定风波·南海归赠王定国侍人寓娘 |
| 王质 | 唐代 | 眼儿媚 |
| 张孝祥 | 宋代 | 念奴娇 |
| 张孝祥 | 宋代 | 念奴娇 |
| 张孝祥 | 宋代 | 水调歌头·金山观月 |
| 张孝祥 | 宋代 | 雨中花 |
| 张孝祥 | 宋代 | 卜算子 |
| 张孝祥 | 宋代 | 丑奴儿 |
| 张孝祥 | 宋代 | 浣溪沙·霜日明霄水蘸空 |
| 张孝祥 | 宋代 | 鹧鸪天 |
| 丘崈 | 宋代 | 水龙吟 |
| 赵长卿 | 宋代 | 临江仙 |
| 赵彦端 | 宋代 | 点绛唇 |
| 赵彦端 | 宋代 | 青玉案 |
| 李流谦 | 宋代 | 武陵春 |
| 袁去华 | 宋代 | 水龙吟 |
| 袁去华 | 宋代 | 念奴娇 |
| 姚述尧 | 宋代 | 水调歌头 |
| 姚述尧 | 宋代 | 水调歌头 |
| 陆游 | 宋代 | 感皇恩 |
| 陆游 | 宋代 | 沁园春 |
| 陆游 | 宋代 | 夜游宫 |
| 陆游 | 宋代 | 夜游宫·记梦寄师伯浑 |
| 陆游 | 宋代 | 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 |
| 范成大 | 宋代 | 水调歌头 |
| 范成大 | 宋代 | 水调歌 |
| 范成大 | 宋代 | 水调歌头 |
| 胡铨 | 宋代 | 醉落魄 |
| 胡铨 | 宋代 | 鹧鸪天 |
| 史浩 | 宋代 | 采莲 |
| 胡铨 | 宋代 | 玉楼春 |
| 曹勋 | 宋代 | 宴清都 |
| 曹勋 | 宋代 | 水龙吟 |
| 曹勋 | 宋代 | 秋蕊香 |
| 洪适 | 宋代 | 临江仙 |
| 曾协 | 宋代 | 秦楼月 |
| 毛幵 | 宋代 | 念奴娇 |
| 倪稱 | 宋代 | 临江仙 |
| 倪稱 | 宋代 | 鹧鸪天 |
| 张元干 | 宋代 | 贺新郎·送胡邦衡待制赴新州 |
| 张元干 | 宋代 | 醉落魄 |
| 张元干 | 宋代 | 鱼游春水 |
| 张元干 | 宋代 | 水调歌头 |
| 张元干 | 宋代 | 石州慢·己酉秋吴兴舟中作 |
| 张元干 | 宋代 | 念奴娇 |
| 王之道 | 宋代 | 胜胜慢 |
| 吕渭老 | 宋代 | 河传 |
| 杨无咎 | 宋代 | 水龙吟 |
| 杨无咎 | 宋代 | 水龙吟 |
| 杨无咎 | 宋代 | 蝶恋花 |
| 刘克庄 | 宋代 | 清平乐 |
| 赵以夫 | 宋代 | 龙山会 |
| 刘克庄 | 宋代 | 卜算子 |
| 张榘 | 宋代 | 绛都春 |
| 葛长庚 | 宋代 | 蝶恋花 |
| 葛长庚 | 宋代 | 贺新郎 |
| 吴泳 | 宋代 | 贺新凉 |
| 卢祖皋 | 宋代 | 贺新郎 |
| 卢祖皋 | 宋代 | 贺新郎·挽住风前柳 |
| 洪咨夔 | 宋代 | 贺新郎 |
| 洪咨夔 | 宋代 | 沁园春 |
| 方千里 | 宋代 | 渡江云 |
| 方千里 | 宋代 | 浣沙溪 |
| 方千里 | 宋代 | 丁香结 |
| 魏了翁 | 宋代 | 南乡子 |
| 魏了翁 | 宋代 | 水调歌头 |
| 魏了翁 | 宋代 | 水调歌头 |
| 韩淲 | 宋代 | 醉落魄 |
| 汪莘 | 宋代 | 满庭芳 |
| 郭应祥 | 宋代 | 鹧鸪天 |
| 卢炳 | 宋代 | 水调歌头 |
| 卢炳 | 宋代 | 水调歌头 |
| 刘过 | 宋代 | 贺新郎 |
| 刘过 | 宋代 | 沁园春 |
| 张鎡 | 宋代 | 折丹桂 |
| 刘过 | 宋代 | 沁园春·张路分秋阅 |
| 陈亮 | 宋代 | 水调歌头 |
| 赵师侠 | 宋代 | 卜算子 |
| 杨炎正 | 宋代 | 贺新郎 |
| 石孝友 | 宋代 | 点绛唇 |
| 石孝友 | 宋代 | 鹧鸪天 |
| 程垓 | 宋代 | 凤栖梧 |
| 程垓 | 宋代 | 蝶恋花 |
| 赵善括 | 宋代 | 醉蓬莱 |
| 辛弃疾 | 宋代 | 菩萨蛮 |
| 辛弃疾 | 宋代 | 汉宫春·会稽蓬莱阁怀古 |
| 辛弃疾 | 宋代 | 水调歌头 |
| 辛弃疾 | 宋代 | 水调歌头 |
| 辛弃疾 | 宋代 | 破阵子·为范南伯寿时南伯为张南轩辟宰泸溪南伯迟迟未行因作此词以勉之 |
| 辛弃疾 | 宋代 | 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 |
| 辛弃疾 | 宋代 | 八声甘州·故将军饮罢夜归来 |
| 辛弃疾 | 宋代 | 哨遍 |
| 辛弃疾 | 宋代 | 贺新郎·别茂嘉十二弟 |
| 辛弃疾 | 宋代 | 永遇乐 |
| 辛弃疾 | 宋代 | 声声慢 |
| 辛弃疾 | 宋代 | 水龙吟·过南剑双溪楼 |
| 辛弃疾 | 宋代 | 念奴娇 |
| 辛弃疾 | 宋代 | 水调歌头 |
| 辛弃疾 | 宋代 | 贺新郎 |
| 王炎 | 唐代 | 梅花引 |
| 辛弃疾 | 宋代 | 水龙吟·甲辰岁寿韩南涧尚书 |
| 杨冠卿 | 宋代 | 前调 |
| 京镗 | 宋代 | 水龙吟 |
| 京镗 | 宋代 | 水调歌头 |
| 京镗 | 宋代 | 水龙吟 |
| 京镗 | 宋代 | 满江红 |
| 京镗 | 宋代 | 定风波 |
| 张才翁 | 宋代 | 雨中花 |
| 范祖禹 | 宋代 | 六州 |
| 喻陟 | 宋代 | 蜡梅香 |
| 太学诸生 | 宋代 | 南乡子 |
| 惠洪 | 宋代 | 渔父词 |
| 胡世将 | 宋代 | 酹江月 |
| 李邴 | 宋代 | 念奴娇 |
| 蔡楠 | 宋代 | 念奴娇 |
| 赵桓 | 宋代 | 眼儿媚 |
| 仇远 | 宋代 | 水龙吟 |
| 仇远 | 宋代 | 早梅芳近 |
| 蒋捷 | 宋代 | 贺新郎·秋晓 |
| 张炎 | 宋代 | 西子妆慢 |
| 张炎 | 宋代 | 疏影 |
| 张炎 | 宋代 | 湘月 |
| 张炎 | 宋代 | 壶中天 |
| 张炎 | 宋代 | 凄凉犯 |
| 张炎 | 宋代 | 水龙吟 |
| 张炎 | 宋代 | 水龙吟 |
| 张炎 | 宋代 | 塞翁吟 |
| 张炎 | 宋代 | 甘州 |
| 张炎 | 宋代 | 凤凰台上忆吹箫 |
| 张炎 | 宋代 | 解连环·孤雁 |
| 张炎 | 宋代 | 新雁过妆楼 |
| 张炎 | 宋代 | 浪淘沙 |
| 张炎 | 宋代 | 夜飞鹊 |
| 张炎 | 宋代 | 木兰花慢 |
| 张炎 | 宋代 | 瑶台聚八仙 |
| 张炎 | 宋代 | 台城路 |
| 张炎 | 宋代 | 壶中天 |
| 张炎 | 宋代 | 瑶台聚八仙 |
| 孔夷 | 宋代 | 水龙吟 |
| 孔榘 | 宋代 | 鼓笛慢 |
| 张炎 | 宋代 | 壶中天 |
| 张炎 | 宋代 | 摸鱼儿 |
| 蒲寿 | 宋代 | 渔父词 |
| 汪元量 | 宋代 | 婆罗门引 |
| 黎廷瑞 | 宋代 | 水调歌头 |
| 陈允平 | 宋代 | 满路花 |
| 刘辰翁 | 宋代 | 水调歌头 |
| 刘辰翁 | 宋代 | 摸鱼儿 |
| 刘辰翁 | 宋代 | 齐天乐 |
| 刘辰翁 | 宋代 | 满江红 |
| 陈著 | 宋代 | 惜分飞 |
| 李彭老 | 宋代 | 壶中天 |
| 柴望 | 宋代 | 摸鱼儿 |
| 陈允平 | 宋代 | 秋霁 |
| 陈人杰 | 宋代 | 沁园春 |
| 吴文英 | 宋代 | 木兰花慢·送翁五峰游江陵 |
| 吴文英 | 宋代 | 江南春 |
| 吴文英 | 宋代 | 齐天乐 |
| 吴文英 | 宋代 | 宴清都·秋感 |
| 吴文英 | 宋代 | 解语花 |
| 吴文英 | 宋代 | 水龙吟 |
| 吴潜 | 宋代 | 海棠春·已未清明对海棠有赋 |
| 吴潜 | 宋代 | 水调歌头 |
| 吴潜 | 宋代 | 霜天晓角 |
| 吴潜 | 宋代 | 贺新郎 |
| 刘子寰 | 宋代 | 解语花 |
| 李曾伯 | 宋代 | 水调歌头 |
| 李曾伯 | 宋代 | 沁园春 |
| 李曾伯 | 宋代 | 贺新郎 |
| 李曾伯 | 宋代 | 水调歌头 |
| 李曾伯 | 宋代 | 水调歌头 |
| 李曾伯 | 宋代 | 水调歌头 |
| 李曾伯 | 宋代 | 水调歌头 |
| 李曾伯 | 宋代 | 水龙吟 |
| 赵秉文 | 元代 | 大江东去·用东坡先生韵 |
| 游次公 | 宋代 | 贺新郎 |
| 吴儆 | 宋代 | 浣溪沙 |
| 朱颜 | 宋代 | 南歌子 |
| 黄人杰 | 宋代 | 满江红 |
| 赵善扛 | 宋代 | 重叠金 |
| 崔与之 | 宋代 | 水调歌头·题剑阁 |
| 吴礼之 | 宋代 | 丑奴儿 |
| 俞国宝 | 宋代 | 贺新凉 |
| 徐宝之 | 宋代 | 沁园春 |
| 周弼 | 宋代 | 二郎神 |
| 王澜 | 宋代 | 念奴娇·避地溢江书于新亭 |
| 楼夫 | 宋代 | 沁园春 |
| 翁孟寅 | 宋代 | 摸鱼儿 |
| 李演 | 宋代 | 贺新凉 |
| 刘天游 | 宋代 | 氐州第一 |
| 张枢 | 宋代 | 瑞鹤仙 |
| 杨泽民 | 宋代 | 宴清都 |
| 邹应龙 | 宋代 | 鹧鸪天 |
| 李刘 | 宋代 | 水调歌头 |
| 李刘 | 宋代 | 生查子 |
| 程公许 | 宋代 | 念奴娇 |
| 曹豳 | 宋代 | 西河·和王潜斋韵 |
| 赵希迈 | 宋代 | 八声甘州 |
| 严仁 | 宋代 | 多丽 |
| 奚岊 | 宋代 | 华胥引 |
| 施岳 | 宋代 | 水龙吟 |
| 周容淑 | 宋代 | 望江南 |
| 吴昭淑 | 宋代 | 望江南 |
| 杨慧淑 | 宋代 | 望江南 |
| 华清淑 | 宋代 | 望江南·燕塞雪 |
| 金德淑 | 宋代 | 望江南·春睡起 |
| 陶明淑 | 宋代 | 望江南 |
| 黄静淑 | 宋代 | 望江南 |
| 章丽贞 | 宋代 | 长相思 |
| 阮盘溪 | 宋代 | 大江乘 |
| 彭履道 | 宋代 | 兰陵王 |
| 邓剡 | 宋代 | 酹江月·驿中言别友人 |
| 侯置 | 宋代 | 青玉案 |
| 李朝卿 | 宋代 | 鹧鸪天 |
| 赵希蓬 | 宋代 | 满江红 |
| 邵桂子 | 宋代 | 贺新郎 |
| 程必 | 宋代 | 水调歌头 |
| 程必 | 宋代 | 沁园春 |
| 程必 | 宋代 | 水龙吟 |
| 陶氏 | 宋代 | 苏幕遮 |
| 苏小小 | 宋代 | 减字木兰花 |
| 张可久 | 元代 | 普天乐_别情一点志 |
| 未知作者 | 元代 | 游四门 |
| 王仲元 | 元代 | 江儿水 |
| 马谦斋 | 元代 | 快活三过朝天子四边静 |
| 张可久 | 元代 | 柳营曲_西山即事挽 |
| 卢挚 | 元代 | 沉醉东风_秋景挂绝壁 |
| 张可久 | 元代 | 拨不断_第一楼小集 |
| 薛昂夫 | 元代 | 塞鸿秋_功名万里忙 |
| 王和卿 | 元代 | 拨不断 |
| 张可久 | 元代 | 普天乐_赠白玉梅滴 |
| 薛昂夫 | 元代 | 山坡羊_销金锅在, |
| 马致远 | 元代 | 寿阳曲_山市晴岚花 |
| 薛昂夫 | 元代 | 楚天遥过清江引 |
| 张可久 | 元代 | 上小楼 |
| 赵善庆 | 元代 | 水仙子_仲春湖上雨 |
| 张可久 | 元代 | 清江引_秋思自从玉 |
| 滕斌 | 元代 | 普天乐_酒谪仙强, |
| 邓玉宾子 | 元代 | 雁儿落过得胜令闲适 |
| 吴仁卿 | 元代 | 拨不断_闲乐泛浮槎 |
| 周德清 | 元代 | 塞鸿秋·浔阳即景 |
| 丘士元 | 元代 | 普天乐秋夜感怀 |
| 张可久 | 元代 | 清江引·秋怀 |
| 张可久 | 元代 | 凭阑人_暮春即事二 |
| 庄子 | 战国 | 庄子·内篇·逍遥游 |
| 刘安 | 秦汉 | 淮南子·俶真训 |
| 刘安 | 秦汉 | 淮南子·天文训 |
| 刘安 | 秦汉 | 淮南子·道应训 |
| 刘安 | 秦汉 | 淮南子·说山训 |
| 实叉难陀 | 唐代 | 华严经·十回向品·四 |
| 佚名 | 综合 | 地藏经·观众生业缘 |
| 出生日期 | 2025-11-18 03:00 |
| 出生农历 | 二〇二五年九月廿九日寅时 |
| 生辰八字 | 乙巳年 丁亥月 辛卯日 庚寅时 |
| 五行 | 木火 火水 金木 金木 五行缺: 土 |
| 生肖 | 蛇 |
八字命盘 | ||||
| 年柱 | 月柱 | 日柱 | 时柱 | |
![]() 阴木 | ![]() 阴火 | ![]() 阴金 | ![]() 阳金 | |
![]() 绿蛇 | ![]() 红猪 | ![]() 白兔 | ![]() 白虎 | |
五行强度 | |||||
| 五行 | 木 | 火 | 土 | 金 | 水 |
| 强度 | 36 | 20.6 | 0 | 23 | 7.98 |
八字五行得分情况: 同类五行:土0; 金23; 总得分:23; 异类五行:木36; 火20.6; 水7.98; 总得分:64.58 综合旺衰得分:-41.58 八字喜用神: 八字过弱,八字喜土,「土」就是此命的「喜神」。名字最好有五行属性为「土」的字。 八字起名的核心在于能够调节命局五行平衡,在取名时需选用喜用五行汉字,从而达到“先天命局不足,后天取名弥补”的效果。 八字论命是在找五行阴阳的平衡。同类和异类得分基本相同时,五行阴阳较平衡,一生较顺利。当同类和异类得分相差过大时,人生八字就过硬或过弱,一生起伏较大。喜神的选择一般从得分最少的哪一类中选取,此类中值最少的五行就是你的「喜神」或称「有用之神」。当「喜神」来自流年或大运时,命盘的五行会较平衡。平衡的五行较不会打架。换言之,不愉快的事会减到最低点,那一年就会较幸运。八字就是从这个平衡理论,去分析人一生的起落。这里,我们就选「土」当做此命的「喜神」。 | |||||
姓名五格评分:67.5总评及建议:
你的名字可能不太理想,要想赢得成功,必须比别人付出更多的艰辛和汗水。如果有条件,改个名字也未尝不可。

蛇喜欢有洞穴住,能披彩衣为佳,能得王掌权最佳,又戴冠,有肉可吃饱,有火边,又得森林,也得木,得牛、得鸡为三合局,如得马、得羊成三会局—名字中如有符合下述条件者为好名。
一. 适宜有 「口」、「冖」、「宀」、「户」、「广」、「门」字首,因蛇喜欢在洞穴内有隐匿之所,并可栖息、冬眠,悠游自如似有一个温暖的家。
二. 宜有 「木」 之部首,蛇亦喜欢上树,有升格变成 「龙」之意味,人格提升,受人尊敬。
三. 宜有 「彡」、「系」、「衣」、「示」、「采」、「巾」、「疋」、「几」 等披彩衣的字首,可转化为「龙」,加其高贵,有升格意味,受人尊敬。
四.
适宜有蛇形之字根如「辶」、「廴」、「弓」、「辵」、「几」、「巳」、「虫」、「邑」为同类五行有家族保护的感觉,一生中贵人也比较多。
五. 适宜有「忄」、「心」、「月」之字根,因为蛇为荤食,喜食肉类,而「心」、「忄」是心脏肉,上等肉之意,表此生能得温饱。
六. 喜有龙字形有小蛇变大龙,「辰」、「贝」、「民」、「鹿」……等,有担当有魄力,易受人提拔。
七. 适宜有「酉」、「羽」、「鸡」、「丑」、「生」牛的字首,因地支巳酉丑为三合,一生中会有很多贵人。
八. 喜有「马」午及「羊」未的字根,因地支已午末为三会,有帮扶的力量。
属蛇之人不喜欢字有人字边,就像 ( 人见蛇就怕 ),不吃五谷杂粮,吃不饱,如与虎变相害,如与猪成六冲,见太阳怕太热,有武器字形怕伤人,如果名字中有以上所举例之字形,就表示名字有破格。
一. 忌有「艹」之字根,俗称「打草惊蛇」,而蛇如在草丛中活动,虽有游走的空间,但也容易被人发现,还要遭受到风吹雨打,比较辛苦。
二. 忌有「水」、「子」之部首字根,因为蛇之地支属火,遇有「水」之字根,犯了水火相克之破绽,一生中挫折很多。
三. 忌有「亥」、「豕」猪的字根,因为地支蛇与猪对冲,一生中看不顺眼的人很多。
四. 忌有「虎」、「艮」、「寅」、「申」、「袁」部字首,因为「虎」与「蛇」、「猴」为相刑害,古云:「蛇遇猛虎似刀戳」,一生中看不顺眼的人很多。
五. 忌有「日」之字根,因为蛇是冷血动物,怕太阳太热,蛇大都是在洞穴,树荫下活动,鲜少曝晒日光下,遇日会变成人见人讨厌的人。
六. 忌有「人」之字根,因为蛇不喜欢碰到人,人类是其敌人之一, 人类将蛇代表邪恶,见到就要打,也代表小人很多。
七. 忌有「豆」、「米」、「禾」类五谷五杂粮素食字根,因为蛇为荤食动物,喜食青蛙等肉类食物,不宜有「豆」等字根,如犯之,则表示其人内心不服输,脾气大,又有失落感,因为有食物,却不是自己喜欢吃的食物之故也。
八. 忌用有「乂」、「入」、「ㄙ」、「ㄦ」、「八」画蛇添足,多此一举,做事拖拖拉拉会有事倍功半的感觉。
一、符合八字命理1、姓名应恰当地配合本人的生辰八字,找出命运中的喜用神(对命主有利的五行),以此选取适合的汉字。2、生辰八字的推算应以真太阳时为推算基准, 真太阳时是观测太阳视圆面中心得到的, 要求每天的中午12点,太阳处在头顶最高, 由于各地地理位置不同, 一年365天每天的情况也有所差异, 真太阳时的计算需要同时参考地址位置信息与每天的时间差异信息。二、三才五格数理1、避开数理含义蕴涵大凶者。2、如是女性,则要避...
在八字命理中,经常使用一个专业术语- - 八字喜忌,这个词在八字命理中很关键,很重要,很实用。因为根据八 字喜忌,才可以判断出自己命中适合从事什么样的专业职业,适合跟什么样的人合作,适合向哪个方位发展,适合住 什么样的房子,适合用什么样的家具,适合穿什么样的衣服,适合用什么样的颜色,适合佩戴什么样的饰品,以及适 台找什么样的对象等等。八字喜忌实际上是一把钥匙,掌握了八字喜忌,就能开启工作生活的方便之...
改名需到户口所在地派出所提出申请,领-张“户口登记项目变更更正申请报批表”。
怎样起名由姓名学及广义信息论可知,姓名不仅是代表一个人的符号, 而且关系一生的事业、婚姻、健康和人际关系等。 因此父母给子女起个好名字,是对子女一生的祈福和期望。起个好名需满足以下几点:1.数理选择 (即满足五格剖象法的各项要求)1)不管起何名,一定要避开数理大凶者 (参看《姓名与人生》);2)弄清先天八字是否五行有缺,是强是弱,有些什么好的优点,有些什么不足,找出用神。起名时要有针对性地进 行弥补或调整,同时...
我们都知道名字的重要性,它关乎着人的一生运势,有好多人,常常会遇到亲戚挚友让你给起个名的,那么究竟用什么方法起名比较好呢?我整理了八字起名法基本学问,希望能帮助到您。
众所周知,字辈是中国传承千年的重要起名形式,像老一辈很多人名字都是按家谱起的,父姓+中间的家谱,家长起好最后一个字就好了,这样的起名方式挺简单省事的。但是现在越来越多的家长却不愿用这种方式给宝宝起名了,这是为啥呢?
兔:兔,温顺善良。白兔还被称为玉兔,是吉祥美好的象征。古人有时用玉免代指月亮,如“玉兔高悬”,指明月当空。传说嫦娥是带着玉兔奔月的。嫦娥在月亮中修炼,采摘仙草、灵芝,制造长生不老仙丹,玉兔就在月中桂树下帮助嫦娥捣药。兔年是卯年,兔年生的可用卯字作名字。例如:唐卯月、刘卯玉、李卯灵。
在各种起名方法中,有一种数理起名方法,而五格剖象法就是目前数理起名中较有影响的一种。这一种方法最初在公元1918年初开创,其核心就是将人的姓名按五格剖象法来解释。这种方法虽然有其先天的缺陷与不足,不过作为近年来流行的一种文化现象,可以适当的参考。
拆字命名法所表现出来的形式多样及变幻无穷,正是中国汉字所具有的丰富文化内涵和特殊的构字方法所带来的奥妙,也是中国汉字的特殊魅力。
在中国古代,起名都有一些固定的要求,比如说,起名需要先知道当事人的出生时间,然后算八字,配五行,起名时要配上所缺五行的字。这种方法的科学性无法用科学验证,不过作为民俗的一种,在起名字的时候可以作为参考。
www.dddming.com